文 /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春煒
圖 /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曾育文
1 月 28 日下午,廣州召開全市高質量發展大會,展示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,做好全年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的規劃藍圖。
海珠區委書記蔡澍表示,海珠區一定認真落實省委、市委工作部署,將在疫情攻堅戰中積累的斗志、經驗和作風有效轉化為拼經濟、拼項目、拼發展的精氣神,確保大疫之后擔大責,大戰之后進大步。
他介紹,海珠區今年經濟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 7% 以上,力爭 7.5%;固投力爭完成 535 億元,增長 12%;實現規上工業增長 10%;新一代信息技術服務業增長 18.5%。
他表示,海珠區重點抓好兩件大事:
一是加快經濟發展提質增效。堅持項目為王,拿出 " 三年工程瞄準兩年干 " 勁頭,緊盯 58 個市 " 攻城拔寨 " 項目和 70 個區新謀劃億元以上項目,千方百計搶時間、搶進度,力爭把更多 " 作戰圖 "" 施工圖 " 變為 " 實物量 "" 價值量 "。今年申報專項債項目 14 個、資金額度 35.72 億元;儲備廣州國際電競中心等 5 個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項目,總投資 570 億元。堅持產業為基,錨定建設世界一流數字經濟示范區,加速構建 " 頭部企業 + 上下游配套 + 研發 + 場景應用 + 金融 + 人才 " 的產業生態系統,支持騰訊、阿里、頭條、唯品會等數字經濟平臺型企業導入更多核心業務量,力爭引入新一代信息技術企業 50 家,培育營收超億元產業互聯網平臺 6 家,爭取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營收超 1200 億元。堅持服務為本,用好區出臺的 "10+1" 政策體系和 " 用心辦 " 高質量企業服務平臺," 一鏈一策 "" 一企一策 " 安商暖企。為企業開放更多應用、提供更多場景、對接更多訂單,力爭超 5000 家市場主體實現 " 個轉企、小升規、規改股、股上市 ",新培育高新技術、專精特新、獨角獸和未來獨角獸企業超 150 家。堅持招商為要,狠抓招商引資 " 一把手工程 ",建立 " 區街聯動、全員招商 " 工作機制,提升專業性和系統性。全年力爭引進產值百億級重點項目 1 個、50 億級項目 2 個、世界 500 強及中國 500 強投資項目 20 個。進一步擦亮廣交會這塊金字招牌,推動琶洲港澳客運碼頭春交會前開通。
二是加快城中村綜合改造提升。海珠區將堅持 " 拆、治、興 " 并舉,扎實推進城中村綜合改造提升 " 一工程三行動 ",迅速成立專項領導小組和 3 個工作專班。接下來,將大力開展人居環境治理提升行動,抓好嚴管環境衛生、嚴查安全隱患、嚴打治安犯罪及整治無證經營、規范出租屋管理等 11 項重點任務。保持拆違控違高壓態勢,其中康鷺片區計劃一季度完成 4 萬平方米、二季度完成 8 萬平方米的拆違任務,全年完成 20 萬平方米的拆違目標。建立聯合執法機制,排查整治城中村 " 六亂 "、消防安全、市場經營等方面問題。大力開展城中村更新改造行動,主動與省市職能部門對接,加快完善穩定康鷺片區方案和更新單元規劃方案。已抽調區紀委監委、檢察、審計等部門專業人員組成履職監督專班,全面精準核定康鷺片區改造基礎數據。推進城市新中軸南段及新滘路沿線等 " 一軸一路 " 區域的更新改造,加快瀝滘村和新市頭村項目復建房建設。大力開展產業轉型升級和梯度有序轉移行動,研深研透產業的留和轉,推動中大紡織商圈打造成為數字創意設計中心、科技面料研發基地、潮流趨勢發布基地、品牌孵化總部基地。完成紅棉中大門等龍頭市場改造,通過發展都市工業、推動工業上樓等方式,做強有在地納統貢獻的 28 家制衣廠、扶持培育 102 家種子企業。加快向廣清紡織服裝產業園有序轉移,已走訪聯系企業 4500 多家,其中 821 家企業有意向轉移。